看到的都是表象,都是花朵。
顺藤摸根。
除了根之外,还有环境(土壤,阳光,水分)

一物,一人,一事都有其表象、现象,同时也必有“象”背后的因。这个因通常就是本质。比如在北半球,下半年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而南半球逐渐变得温暖,这都是气候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地球在围着太阳转的时候,有一个倾斜度,导致了总会有一半的球面比另外半个球面受到的光照更加垂直,也因此这一面就会接收到更多热量。这是因,也是这个现象的本质。但如果追问下去为什么收到太阳光照更垂直就会更加温暖?这个问题又会引出另一个原因,这一个套一个的问题几乎可以一直问下去,直到没有人能回答为止。

但并非所有问题或事件都需要我们追问到无法再追问为止,而是要“恰到好处”。“恰到好处”这个词我认为是个境界很高的词,因为它太难以做到了。比如说话恰到好处,吃饭恰到好处,锻炼恰到好处等等。在这个词里我看到了平衡。那么关于“本质”是否就一定是我们追的越深越好呢?我想不一定。因为很可能在追问的过程中已经偏离了原先的本质。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阳光为何能带来温暖,本身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最初南北半球季节差异的问题已经偏离。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季节不同,我的回答是太阳光能带来热量的话,你肯定会觉得答非所问。所以最前面说要“顺藤摸根”,有两个要点,第一要顺藤,第二要摸到根。对于这个例子来说,它的根就是地球是有倾斜度,所以阳光照到这个倾斜的球体上是不均匀的,因此产生了各种气候现象。此时,对于这一个问题有两个方向可以走:

  1. 继续刨根问底:地球为什么是倾斜的?
  2. 依据这个本质进行推论:地球是倾斜的 –> 阳光照到地球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 越靠近地球南北中间,受影响越小,而越靠南北端的地方受影响越大 –> 如果怕冷,可以待在赤道附近,或者4-10月在北半球,11-3月在南半球。

通过这个示例,我们可以看到遇到问题时,如何进行分析的一个思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通常更容易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会依据一些现象和已有结论去推演出更多的结论。最终的结果是会对这一个问题产生系统化的认知(网状),这样我们就更全面地了解到这个问题,同时网状的知识也更加容易储存在我们大脑中,如果是点状的知识大脑是极其容易遗忘的。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对于感官上产生的刺激是非常敏感的,比如在学英语单词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背一个个单词,很快就忘记,而如果我们对每一个词进行联想,或者把几个词编成一句话就很容易记住。而网状的知识结构优点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任意一个点联想到其他的点,比如我现在提到2,3月份的南半球,就很容易想到这个时候那边很温暖,原因是地球有倾斜度,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南半球的阳光比北半球要充足,接着我们可以联想到海浪、沙滩等等,这个知识可能就永远也不会忘。